在纷繁的历史中,有多少人和事物在历史的烟尘中湮灭?在春节的龙舞中、在端午的龙船上、在床边的剪纸里,民族智慧就凝聚在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固定下来,成为了我们民族共同的集体记忆。
在纷繁的历史中,有多少人和事物在历史的烟尘中湮灭?在春节的龙舞中、在端午的龙船上、在床边的剪纸里,民族智慧就凝聚在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固定下来,成为了我们民族共同的集体记忆。
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河南占据的比例为5.8%,河南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以此可见一斑。

1、传统技艺
传统技艺在制作的过程中多要有这种耐心,一件雨过天晴云破处的精美汝瓷,离不开工匠的倾心制作,还要有一份机缘,那一片片似玉、非玉、而胜玉的天青色,浅浅深深,深深浅浅,如江南的烟雨,弥足珍贵。
河南传统技艺:
1.钧瓷烧制技艺(禹州)
2.唐三彩烧制技艺(洛阳)
3.汝瓷烧制技艺(汝州)
4.真不同洛阳水席(洛阳)
5.登封窑陶陶瓷烧制技艺(登封)
6.焦作当阳峪佼胎瓷烧制技艺(焦作)
7.蒸馏酒传统酿造技艺(平顶山宝丰县)
8.窑洞营造技艺(地坑院营造技艺)三门峡陕县
9.绿茶制作技艺(信阳)
10.宝剑锻制技艺(棠溪宝剑锻制技艺)驻马店西平县

2、传统美术
不管是油画、版画、年画、雕塑,通过艺术加工,都能呈现出更好的形态。在“美术”之名诞生之前,比较有代表的就是史前时期,那在粗犷石具上勾勒的壁画,虽然古拙,但有一种真实的生命力。
到文明的高阶时期,开始有了细如毫丝的羽毛和各色精致的颜色,层层渲染,栩栩如生。再如汴绣,锦缎之间游走,万里江河、锦绣河山,都可以浓缩在这几寸的锦缎之中。
河南传统美术:
1.汴绣(开封)
2.玉雕(南阳镇平)
3.泥塑(鹤壁浚县、周口淮阳)
4.木板年画(朱仙镇、滑县)
5.灯彩(开封、洛阳)
6.麦秆剪贴(濮阳清丰县)
7.石雕(南阳方城)
8.剪纸(三门峡灵宝、三门峡卢氏、新乡辉县)

3、传统舞蹈
梳理河南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舞蹈,以动物命名的舞蹈占了50%的比重,麒麟、老虎、狮子、龙,这些勇猛的瑞兽,作为图腾,通过肢体和音乐,具有了仪式上的庄重,寄托着民众消灾除害、求吉纳福的美好意愿。
河南传统舞蹈如下:
1.麒麟舞(开封兰考县、睢县)
2.跑帷子(安阳汤阴县)
3.管会响锣(周口项城市)
4.耍老虎(焦作市)
5.龙舞(焦作孟州市)
6.灯舞(焦作博爱县)
7.狮舞(巩义、周口沈丘县)
8.高跷(驻马店泌阳县)

4、传统戏剧
河南戏剧中的大哥大——豫剧,作为中国第一大地方剧种,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也具有老大哥的风范,唱词铿锵大气、抑扬有度,唱腔行腔酣畅,吐字清晰、韵味活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