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在北京揭晓 河南三项入选 稳居C位领跑全国
来源: 大象新闻
|
作者:华磊古建
|
发布时间: 2023-03-29
|
800 次浏览
|
分享到:
2023年3月28日,由中国文物报社、中国考古学会主办的2022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在北京揭晓,河南偃师二里头都邑网格式布局、安阳殷墟商王陵及周边遗存、开封州桥及附近汴河遗址入选。至此,河南省入选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的项目达53项,继续领跑全国。
2022年河南三项入选
河南偃师二里头都邑多网格式布局
二里头遗址位于洛阳市偃师区,地处洛阳盆地中部、古伊洛河北岸台地上,遗址现存面积300万平方米,绝对年代在公元前1750年至公元前1530年。经多年的考古工作,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在二里头遗址中心区发现了“井”字形城市主干道路网络,初步显示了二里头遗址宫殿区居中的“九宫格”式布局框架,并据宫殿区、作坊区外围存在墙垣的情况,推测其他网格的各贵族居住和墓葬区外围也应有墙垣围护。二里头都邑遗址的新发现,不仅丰富了遗址的内涵,深化了对网格区域的认识,也为先秦时期其他都邑遗址布局、结构的探索提供了有益参考,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殷墟考古90年来,发现了丰富的晚商文化遗存,大型宫殿建筑、商王陵、甲骨刻辞、青铜器和玉器等冠绝当时,实证中国有文字可靠的历史早到距今3000前的商代,也见证了中国古代青铜时代鼎盛时期的辉煌文化、国家政治形态以及技术水平,在古代世界中彰显出中国古代文明的独特风格。
州桥是北宋东京城中轴线御街与大运河(汴河段)交叉点上的标志性建筑,始建于唐代建中年间(780—783年),时称“州桥”,五代称“汴桥”,宋代改称“天汉桥”,因“正对大内御街”,又名“御桥”, 至明末崇祯十五年(1642年)被黄河洪水灌城后的泥沙淤埋。“州桥明月”被誉为汴京八景之一。自2018年开始,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联合开封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对州桥遗址开展了持续性的考古发掘工作。截至目前,州桥遗址共完成发掘面积4400平方米,发现不同时期各类遗存117处,种类包括河道、水工设施、桥梁等。
开封北宋东京城州桥遗址大运河(汴河)故道西壁剖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