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文物看陕西,地上文物看山西”这句话可不是虚传,拥有全国文物保护单位最多的省份——531处。其中元代以前的古建筑数量约占我国的80%,全国仅存的三座完整的唐朝木结构建筑也全部位于山西。 这含金量啧啧,属实羡慕了。 为什么山西的古建保存的这么好,只能说是天和地利人和。
一、特殊的气候条件有利于保存 山西属于典型的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年降水量较少,湿度也偏低。这种干燥的气候减缓了木质古建筑的腐朽过程,大大延长了其寿命。如果处于潮湿环境,许多木构件早已腐烂殆尽。正是山西的干旱气候,使得木质组成的建筑能够保存至今。
二、战略位置较少遭战争破坏 从地理位置来看,山西处于中原腹地,远离边疆,历来较少成为战争的主战场。许多省份的古建筑在战乱中损毁严重,而山西的古迹建筑则较好地避开了战火的蹂躏。这也是古建筑能够完好流传的重要地理原因之一。
三、经济繁荣促成大量古建筑产生 从社会经济角度看,山西自明清时期开始经济繁荣,大量富商建造了宏伟的宅邸和庙宇,这些建筑遗留至今。尤其是晋商的兴盛,直接促成了山西古建筑的繁荣。加之山西民间一直有着保护古建筑的优秀传统,为古迹的流传创造了良好社会环境。
下面贴一点山西古建的性感美照吧,实在是秀色可餐,摄人心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