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建筑之美,在于它承载的是不同历史时期的人文特色、碧瓦朱檐间亘古流传的故事,还有中华千百年的历史文化。
.png)
古建筑见证了中国千古文化底蕴,一砖一瓦一构件都是历代建筑设计师的心血。
壹
中 国 古 建 筑
中国古建从陕西半坡遗址发掘的方形及圆形浅穴式房屋发展看,已有六七千年的历史。
现存高达67.1米的山西应县佛宫寺木塔,是世界现存最高的木结构建筑;北京明、清两代的故宫,则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建筑衍生精美、保存完整的大规模建筑群。
.png)
至于我国的古典园林,独特的艺术风格使它们成为中国文化遗产中的一颗明珠。
这一系列现存的技术高超、艺术精湛、风格独特的建筑,在世界建筑史上自成系统、独树一帜,是我国古代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贰
古 建 筑—屋 顶
中国古代的匠师很早就发现了利用屋顶以取得艺术效果的可能性。
《诗经》里就有“作庙翼翼”之句,说明三千年前的诗人就已经在诗中歌颂祖庙舒展如翼的屋顶。
.png)
到了汉朝,后世的五种基本屋顶式样——四面坡的“庑殿顶”,四面、六面、八面坡或圆形的“攒尖顶”,两面坡但两山墙与屋面齐的“硬山顶”,两面坡而屋面挑出到山墙之外的“悬山顶”,以及上半是悬山而下半是四面坡的“歇山顶”就已经具备了。
.png)
.png)
.png)
.png)
.png)
.png)
我国古代匠师充分运用木结构的特点,创造了屋顶举折和屋面起翘、出翘,形成如鸟翼伸展的檐角和屋顶各部分柔和优美的曲线。
同时,屋脊的脊端都加上适当的雕饰,檐口的瓦也加以装饰性的处理。
脊兽是中国古建筑屋顶的屋脊上所安放的兽件。它们按类别分为“仙人”、跑兽、垂兽及吞脊兽——合称“脊兽”。
.png)
.png)
.png)
.png)
宋代以后,开始大量采用琉璃瓦,高级建筑多用琉璃瓦,其功能最初是为了保护木栓和铁钉,防止漏水和生锈,对脊的连接部起固定和支撑作用。
脊兽则由瓦制成,其中正脊上安放吻兽或望兽,垂脊上安放垂兽,戗脊(qiàng jǐ)上安放戗兽,另在屋脊边缘处安放仙人走兽。
后来,脊兽发展出了装饰功能,并有严格的等级意义,不同等级的建筑所安放的脊兽数量和形式都有严格限制。
.png)
.png)
.png)
此后又陆续出现其它许多屋顶式样,以及由这些屋顶组合而成的各种具有艺术效果的复杂形体,使中国古代建筑在运用屋顶形式创造建筑的艺术形象方面取得了丰富的经验,成为中国古代建筑重要的特征之一
.png)
叁
古 建 筑—斗 栱
斗栱,又作斗拱,别称斗科、欂栌(bó lú),是中国木构架建筑结构的关键性部件,在横粱和立柱之间挑出以承重,将屋檐的荷载经斗栱传递到立柱。斗栱又有一定的装饰作用,是中国古典建筑显著特征之一。
.png)
斗拱,是汉族建筑上特有的构件,由方形的斗、升、拱、翘、昂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