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新闻中心
央视记者走进郑州 聚焦报道黄河博物馆
来源: | 作者:hnhlgjjt | 发布时间: 2020-08-10 | 3703 次浏览 | 分享到:

      习近平总书记一直高度重视文物工作和文化传承,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地方视察调研中经常打卡博物馆,察看具有地方文化特色的文物和展品,对文物保护和文化传承工作不断作出重要部署。他多次强调,推动中华文明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激活其生命力,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8月8日起,央视新闻频道特别推出《暑期走进博物馆》系列报道,首期将镜头对准了位于郑州的黄河博物馆。

      黄河,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她孕育着人类文明,记录着人与自然共生的故事。位于河南省郑州市的黄河博物馆成立于1955年,是我国最早建设的河流博物馆。一走进黄河博物馆的大门,首先映入观众眼帘的是巨幅的壶口瀑布彩绘,奔腾不息的黄河水象征着中华民族勇往直前、百折不挠、奋发向上的民族精神。
      黄河宁,天下平,中华民族治理黄河的历史就是一部治国史。黄河博物馆的基本陈列以“华夏国脉——黄河巨龙的缩影”为主题,通过序厅、流域地理、民族摇篮、千秋治河、治河新篇、和谐之路等6个展区,生动展示了自然黄河、人文黄河、历史治河、当代治河、新时期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的治河理念与实践等内容。
      时下正值暑期,不少老师和家长带着孩子们来参观,孩子们仔细听讲解,还不时地停下来做笔记。通过多媒体机,孩子们能看到大禹治水等与黄河治理有关的人物和故事。“今天参观黄河历史博物馆了解了大禹治水的故事,大禹带着很多兄弟一起去黄河,他三过家门而不进,他的精神打动了我。”面对央视记者的采访,郑州市文化路小学翰林校区学生王子睿谈了自己的参观感受。
      据黄河博物馆馆长王建平介绍,经过多年的发展,黄河博物馆已经成为保护和传承黄河文化、传播水利科学知识、宣传人民治黄成就、开展生态环保教育、提高防汛抗灾意识、培植爱国主义精神的重要场所。他希望观众通过黄河博物馆,能了解黄河的自然、文化以及治理的过程。
      为了让孩子们在玩中学,寓教于乐,黄河博物馆在暑期组织了一系列活动,让孩子们从历史、地理和艺术等多方面了解黄河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