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新闻中心
让文物活起来大有可为
来源: | 作者:hnhlgjjt | 发布时间: 2019-12-30 | 4538 次浏览 | 分享到:


      
继续推进更高水平开放共享。构建国家文物资源数据信息统一开放平台,面向社会全面、平等、有序开放文物资源数据信息,建立国家文物资源数据信息名录公布和开放清单制度。改善文物领域活化利用+社会参与的营商环境,营造各种所有制主体依法平等使用资源要素、公开公平公正参与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的良好环境,探索要素有序自由流动、资源安全高效配置、社会深度持续参与,形成保护和发展良性循环,实现文化魅力和综合效益共融共生。

      
更好促进融合发展。支持文物领域活化利用+社会参与创新机制、重构链接、扩展平台、丰富要素。推介文物领域研学旅行、体验旅游、休闲旅游精品线路,做强文旅融合发展品牌。以大数据、信息共享、跨界创意与融媒传播为重点,支持各方力量运用市场机制发展文物+信息化领域的共享经济、场景服务和新兴消费,最大限度释放文化消费活力。探索加强民间收藏文物保护利用,促进文物市场活跃有序发展,推进文物流通领域登记交易制度试点。建设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探索社会力量参与国有不可移动文物使用和运营管理,鼓励依法流转取得属于文物建筑的农民房屋及其宅基地使用权。

      
不断提升社会参与便利化。全面实行政府文物权责清单制度,推行文物行政许可标准化,做到审批更简、监管更强、服务更优。保持文物法律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明晰社会参与的法律规制、优惠政策和各方权益,健全文物用途管制制度,实行社会参与文物保护利用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划定文物保护利用的红线和底线,让社会力量进得来、留得住、能发展。整合科技、人才、资本优势,打通资源、创意、市场全链条,策划文物金融扶持计划和文物创业创意人才扶持计划,撬动社会资本和金融资本更多投入,推进文物活化利用的协同创新、成果转移和社会共享。

      
积极支持大湾区同步建设让文物活起来的先行示范区。粤港澳大湾区是中国开放程度很高、经济活力很强、创新氛围很浓的先行区域之一,事关中国经济未来图景的想象和期望。文化创新是建设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的核心要素。大湾区山水相连、文化相通、人缘相亲、民俗相近,文物资源丰富,历史联系紧密,合作基础扎实。“内地与港澳深化更紧密文化关系安排协议”以及“文化遗产领域交流与合作更紧密安排协议”积累了政策储备。广东推介了4条大湾区文化遗产游径,串联湾区遗产,打通文化经脉。鼓励支持大湾区在让文化遗产活起来、深化内地与港澳文化遗产合作领域创新实践、率先示范,在海上丝绸之路保护与申遗、明清海防遗址保护和历史建筑活化利用、青年文化之旅、文化遗产旅游5个方面优先突破,以文化遗产传承发展作为融汇大湾区各类要素、业态的燃爆点,激发文化创新创造活力,使湾区空间布满创意元素、社会充满人文关怀。